父韦公万分痛恨。却又有几分怜惜他少年丧父,无人管束。

为了掰正他的德性,韦公就聘请名师,逼着他和堂兄弟们一起读书学礼,轻易不许出门。

奈何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人若是一心想干什么事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
每每到了晚上,老师睡着之后,韦公子就会翻墙逃出去寻欢作乐,天快亮的时候再返回。

因他一直小心翼翼的,再加上老师从没见过这种学生,竟然也没有被发现。

不过,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的?

终于有一次,他翻墙的时候不慎摔断了退,暴露了自己的恶行。

老师气得胡子直颤,转头就将此时禀报给了韦公。

韦公大怒,直接棍棒相加,恨不得把他另一条腿也打断了。

伤养好了之后,韦公就和他定下规矩:书要比其余兄弟子侄多读一倍,诗词文章也要做好才能出门。

若是再敢私自外出,打断腿。

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禁锢住他,哪知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。

这韦公子为了能出去浪也是拼了,读书的进度经常超过叔父规定的,不过用了几年时间,就考中了举人。

他觉得自己已经中举了,也算是完成和叔父的约定了。

但韦公却对他约束得更紧了,连他进京赶考,也派个忠心的老仆跟着,拿纸笔记录他的一言一行。

这使得韦公子深切地明白:若想要随心所欲地浪,还是得考上进士。

果然,等他高中之后,韦公觉得这个侄儿总算是出息了,也就稍微放松了对他的管制。

憋了几年之后,韦公子更是一发不可收拾,就像是干涸的鱼急着回归大海。

为了躲避叔父的耳目,他每次出去浪,都谎称自己姓魏,从来不敢报自己的真实姓名。

有一次他路过西安,遇到了一个叫罗惠卿的戏子,不过十六七岁,生得面若好女,简直是长在韦公子的审美上了。

他当即就决定滞留在此,和罗惠卿耳鬓厮磨,并赠送了许多财物。

当时傅玉衡看到这里,还以为是恶人自有恶人磨,这罗惠卿是个感情骗子,韦公子终于要遭报应了呢。

按照聊斋的一贯套路,韦公子肯定会被骗光钱财,流落街头,然

章节目录